記者葉文杰/報導
為展現5G新科技融入教學的豐碩成果,教育部於一一四年六月十三日(五)舉辦「5G新科技學習示範教學與VR教材成果展示交流會」,來自全台各地投入5G計畫的學校齊聚一堂,分享教學創新歷程與成果。花蓮縣水源國小由校長許壽亮帶領教師團隊參與本次活動,以部落學校的數位轉型歷程為主軸,展示VR融入教學與文化融合的創新課程,吸引眾多與會貴賓駐足交流。
水源國小座落於秀林鄉太魯閣族部落,長期致力於族語推廣與在地文化教育。在本次成果展示中,團隊分享了如何將VR虛擬實境技術導入日常課堂,結合藝術欣賞、音樂探索及部落故事創作,打造出多元跨域的學習歷程。其中也展示學生將自己大頭照與對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認識後,用AI與文字提示詞製作了自己的創意微笑圖,集中上傳至padlet作業區,讓與會者親身體驗孩子們如何從「看世界」走向「說出自己故事」的學習旅程。
圖:水源國小由校長許壽亮帶領教師團隊參與「5G新科技學習示範教學與VR教材成果展示交流會」活動。(水源國小/提供)
校長許壽亮指出:「這次的展示,不只是呈現教學成果,更是我們與全國夥伴彼此學習、交流、成長的寶貴機會。」他也表示,透過活動中的觀摩與座談,團隊更清楚看見未來發展的方向,也將持續提升教師數位素養與課程深度,讓科技真正成為連結學生與文化、世界的橋樑。
在本次活動中,水源國小團隊不僅布置展示攤位,也積極拍攝其他學校的成果海報,更參與各項分享講座,與其他縣市的教師交流經驗、交換創意,充分展現出偏鄉小校專業成長與教學創新的能量。老師們紛紛表示:「看到其他學校的實踐經驗後,對自己的教學也有了更多想像與自信,這是一場知識與熱情激盪的交流盛會。」
此次研習與成果展也進一步激勵水源團隊思考如何在未來將AR/VR文化資產延伸至更多跨校共學、親師共創的場域。校方期許,藉由科技介面與教育平臺的結合,讓孩子們的創造力與文化根基同步扎實發展,開啟偏鄉教育更多的可能。